【返回首页】
古典学在中国的特殊性,我们以无限开放的态度来讨论无限开放的古典学。这种态度带来了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古典学,特别是中国古典学,没有明确的外延,也没有清晰的边际。现在虽然大家都开始在讨论所谓学科,但实际上,基本的态度仍然和以前一样都是无限开放的。
五年前,在第七届全国古典学年会上,我曾说过:无限开放可能会是一个问题,但我当时仍说目前无需在意,大家可以再讨论十年、二十年再说。现在,五年过去了,我想正式提出一个问题:在座的各位,谁能清楚地界定,什么是中国古典学,什么又不是中国古典学?
哲学系的学者在讨论“什么是哲学”这个问题时,尽管争论激烈,我说你那个不是哲学,你说我那个不是哲学,但无论如何,彼此仍然清楚对方是在说哲学,因为哲学的边界是相对明确的。如果一个中文系的学者声称自己按中文系规范所写的论文是哲学研究,哲学系的学者多半会理直气壮地告诉他:“这不是哲学。”
如果任何研究中国古代学问的学者都能宣称自己在研究中国古典学,这会导致古典学变成一个没有尊严也不受尊重的领域。所谓现在古典学的“好日子”到头了,我想说的是,从前没有利益之争,大家可以无限开放地讨论;现在,尽管实际上仍然没有太多利益可言,最多是得到了国家的一点支持,但已经出现了蜂拥而起的局面,彼此开始相互否定:“你不是古典学,我才是古典学。”如果我们不能厘清学科边界的关系,那么我恐怕古典学迈向学科化的过程,可能会沦为人文学科内部无尽内耗和徒增纷争的过程。